4月18日,《天潤新能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這是天潤新能連續第六個年份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并連續第四年獲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綜合評級“五星級”評價。報告主體設置“至臻經營·賦能可持續發展”和“向善而行·潤澤更美好社會”兩大篇章,從多個角度系統披露了公司2022年在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合作共贏、回饋社會等方面的履責理念和履責績效;同時,正逢天潤新能成立十五周年,報告設置“十五載青春正盛 向未來風光可期”專題,展示公司十五載馭風追光、櫛風沐雨,持續探索綠色能源美好前景的負責任形象。
01
綠色發展
天潤新能以優質風、光電場及資產管理服務作為最終產品,電源側與負荷側業務并舉,風資源與光伏資源開發并舉,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構建基于客戶維度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以風電為核心的清潔能源服務。
● 2022年,天潤新能環水保投入6795.18萬元。
● 全年為社會提供綠色電力147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02萬噸,相當于再造森林35000公頃。
●獲得由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頒發的《碳中和證書》,成為國內首家實現碳中和的新能源投資企業。
天潤新能在綠色能源領域擁有10余年成功經驗,截至2022年底,累計核準逾2220萬千瓦,在建項目300多萬千瓦,受托管理的清潔能源資產容量逾1900萬千瓦。
02
科技創新
天潤新能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科學的技術管理體系,為制定戰略規劃提供充分依據;致力于新技術的開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及核心技術創新迭代,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參編技術標準6項、申報實用新型1項、申報發明專利2項,其中2項團體標準《工業園區碳中和評價方法》、《工業園區碳中和設計指南》已正式發布。
● 聯合國網經研院、國網新源、華北電力大學、國網山西電力開展國網總部科技項目《政策與市場新形勢下抽水蓄能電站競價、運行優化與綜合效益評價關鍵技術研究》。
●牽頭2022年新疆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面向區域綜合能源系統應用的氫儲能技術》、烏魯木齊供電公司科技項目《綠電用能標簽技術服務項目》。
●開展《海洋牧場科研論證與設施建造試點項目》、《江漢平原高空風資源探索》等課題研究。
瓜州縣安北第二風電場獲得2022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
天潤靈璧縣平原風電場獲得2022年度中國電力中小型優質工程
03
合作共贏
天潤新能持續秉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理念,與政府機構、國內外大型企業、知名金融機構和專業協會廣泛開展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動創新力和生產力再造,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圍。
●1月8日,天潤新能與宣化區政府、河鋼集團宣鋼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攜手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運營維保、資源開發一體化示范項目。
●4月8日,天潤新能與瑞達國際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新能源資源獲取、零碳產業園建設、“新能源+儲能”項目開發建設等方面展開合作。
●7月5日,新疆博爾塔拉自治州政協黨組書記蒞臨天潤新能湖北分公司商洽座談,為未來投資建設與2022年度重點項目支持合作方面打下基礎。
●10月27日,吉林省委副書記赴天潤新能指導工作。
2022年5月23日,天潤新能首次參與的抽水蓄能項目——烏海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工儀式在烏海市隆重舉行,奠定了后期與大型央企、地方國企和先進民企的合作廣度以及深度的基礎,進一步推動集團產業鏈的發展。
04
回饋社會
天潤新能堅持“建設一處 造福一方”的社會責任理念,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助力項目地經濟社會發展;主動融入周邊社區,熱心公益慈善,提供志愿服務,參與搶險救災,傳遞溫暖真情,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 通過產業幫扶、公益幫扶、本地化用工等多種方式助力鄉村振興,為當地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2022年共開展鄉村振興項目12個,共投入資金66.46萬元。
● 公益捐贈項目22個,公益捐贈總額566.76萬元;員工志愿者人數235人,開展志愿活動25次。
天潤新能攜手北京金風公益基金會,共同開展風潤中華鄉村教師成長營,幫助教師們學習更多先進教育理念,進而更好幫助到鄉村兒童們的發展。共有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273名校長和教師參加,覆蓋了全國125所鄉村學校及幼兒園。
路遠積跬步,行必至千里。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天潤新能將持續踐行“為人類奉獻碧水藍天 給未來留下更多資源”的企業使命,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致力成為首屈一指的綠色能源開發、服務和資產管理專家,在新征程上繪就美好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