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圍繞《減碳者聯盟:“碳雙控”企業請接招》主題,金風科技聯合麒麟學院舉辦“風林火山”清潔能源投資主題系列沙龍,探討如何解決減碳企業在“碳雙控”政策下的主要難題,為高碳排企業發展賦能。
國網能源院副總工程師兼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馬莉,新天鋼生產計劃部副部長王洪業,斯凱孚(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EHS負責人王峻峰,迪卡儂可持續發展經理邱峻,金風科技首席綠電與碳中和專家兼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劉昊,天潤新能開發中心副總監兼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副會長薛宇共同出席,論壇由能見研究院副會長曹開虎主持,共有超3.8萬企業及個人用戶在線觀看。
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需要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序推進,重申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推動任務,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
在碳排放“雙控”發展趨勢下,馬莉表示,全國碳交易發展趨勢將發生四個變化。
01覆蓋范圍將從單一發電行業逐步擴大到八大重點行業,除此之外綜合考慮減排潛力、數據基礎、產業政策及歐盟碳關稅影響等因素,建材(水泥)、有色(電解鋁)、鋼鐵將較先納入。
02在配額現貨交易基礎上逐步發展碳金融。交易品種將從當前的以碳配額為主、CCER為補充,逐步引入期權、期貨、遠期、互換等碳金融衍生品,不斷完善碳交易金融體系。
03專業碳資產公司、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有望參與全國碳市場,從而提高市場交易流動性。
04未來,我國或將借鑒歐盟經驗,穩步提高碳排放基準線水平,利用拍賣機制進行配額分配,碳排放配額總量或將逐步收緊。
隨著“雙控”考核機制更加聚焦降碳導向,機制逐步優化健全,各行業落實碳減排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政策導向和約束手段,企業對碳排放控制和管理的訴求增強。作為鋼鐵、制造以及運動產品巨頭,新天鋼、斯凱孚和迪卡儂分享了如何通過節能技術改造、碳管理體系建設、綠電綠證交易、碳交易、數字化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率,建設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從而實現全供應鏈低碳化。
“碳雙控”政策下,碳排放權對企業來說是發展權和生存權,未來也意味著新的金融資本, 綠色轉型是新形勢下工商業發展的必答題。實際表明,單一路徑無法滿足高碳排企業的減碳要求。企業需要根據產業特點,立足源網荷儲多個環節,提升在資源開發、規劃、資產管理、綠電交易、資產價值方面的綜合能力,才能打出高經濟性的“組合拳”。
劉昊建議工商業企業挖掘自身的三個綠色金礦:利用空閑屋頂和場地安裝分布式光伏或分散式風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用好屋頂、場地綠礦;通過電費精算、合理的購電方案,或安裝儲能、蓄能設施,把握電費綠礦;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建設能碳平臺,掌握用能數據綠礦。
作為全球可信賴的清潔能源戰略伙伴,金風科技不僅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綠色度,并助力各行業綠色轉型?;谠诠I園區、石油化工、鋼鐵冶煉、數據中心、醫藥、港航物流、商業地產等行業的上千個零碳實踐案例,金風科技提供適用多場景、可定制的零碳解決方案,通過“三減碳一平臺”,即節能減碳、新能源減碳、交易減碳以及α能源聚合平臺,助力工商業企業平衡低碳轉型中投入與產出的問題,實現“讓零碳更經濟”。
工商業企業的用能情況、使用場景及能源交易正變得多樣化、動態化、復雜化。薛宇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呈現出柔性、生產與消費兼具的新負荷特性,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耦合的新能源形式,從源隨荷動到源荷互動的新運行方式,從而催生負荷側用戶綠色多能互補的供電服務、經濟實惠的電能服務、安全增值的價值服務及透明、智能的數字化服務新需求。
金風科技始終堅持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原則,致力于根據工商業個性化的用能需求打造更經濟、可持續的減碳解決方案,為各行業企業用戶制定聚焦“減排”戰略的實施路線圖,共赴零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