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全國政協委員、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接受記者提問,就風電行業助力雙碳目標發表看法。
問: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您所在的風電行業在內的新能源行業更加給力。請您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專業,談一談我國風電行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達成的信心和底氣來自哪里?
答:謝謝您的提問!
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是奧運史上首屆實現了碳中和的奧運會。由于張北的風電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帶響了這樣一句話,叫“張北的風,點亮了北京奧運的燈”。
從08年為北京奧運會供電的官廳風電,到今年環繞冬奧賽場周邊的風電,來自張北的風一直在為北京輸送著綠色電力。一臺4MW風電機組每運轉1小時,就可滿足750個家庭一天用電量。
我是35年前從達坂城風電場開始風能利用的探索,見證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成長?,F在,從新疆的達坂城、哈密到云南的大理,從黑龍江的大少白山到福建的興化灣,到處都可以看到高聳如林的風電場景區。
實現雙碳目標的信心和底氣不僅來源于我們看到的這些現實,更基于這些現實背后的數據:中國風電裝機在全球連續十年排名第一,中國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基地,而且也是整機和零部件的出口基地。
在過去的十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增長了4倍,其中海上風電的增長超過了百倍。風力發電現在已經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主力電源,它的累計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3億千瓦。
現在,風光豐富的地區,像新疆、甘肅、青海等地,它們已經成為裝備制造業綠色發展的熱土。說到這兒,大家可能要問:風電發展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到底還意味著什么?
我告訴大家一組數據,風力發電每發一度電所消耗的碳只相當于火電的1%?,F在,從新疆、內蒙等地每年都向中東部地區輸送超過1400億千瓦時的綠色清潔的電力。
現在金風科技攜手越來越多的企業共同踐行雙碳目標的實現,我們可以看到,利用風電,中遠天津已建成了全球首個零碳港口、三峽新能源建成了全國首個碳中和工業園區,中石化潤滑油的生產用上了綠色風電、福建的海上風電點亮了福建平潭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大橋。
風,屬于全世界,中國為之奮斗了四十多年。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風電裝備制造企業中,中國占據了六位。中國制造的大型風力發電設備已經發往全球六大洲、40多個國家。
現在不僅是張北的風,點亮了北京的燈,而且中國制造的大型風力發電裝備帶來的綠色能源將傳送給全球千家萬戶。
實現“3060”雙碳目標,我們信心百倍!我們已經在路上!